- 刘尚希;王志刚;程瑜;梁季;樊轶侠;武靖州;
本文是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2017年西部财政经济运行调研的阶段成果。调研发现2017年贵州、陕西两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初见成效,新旧动能转换加快,但是同时仍然存在着一些风险隐患,例如投资主导增长、资源路径依赖、政策依赖、人才外流与科研成果转化率低、扶贫异化、PPP政策约束、政府风险管理能力不足等,这些都可能诱发地方财政金融风险,本文将基于风险分析给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2018年01期 No.25 5-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4K] - 白景明;张学诞;梁强;于长革;张绘;孙家希;施文泼;许文;
当前我国经济运行的最大特点是新旧动能加速转换,未来几年内经济发展仍面临较大的下行压力,部分领域的风险也会加快释放,经济运行的困难和挑战将继续加大。对东北地区的调研发现,虽然东北地区经济发展和新旧动能转换势头良好,但存在的增收困难长期化、支出负担刚性化、债务增长隐性化、体制机制矛盾化、风险结构复杂化和区域差异扩大化等风险不容忽视。为此,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平稳度过高风险的新旧动能转换期,实现新动能驱动的新增长,使发展进入新境界:一是培育经济发展新优势,消除风险产生根源;二是加快新旧动能转换,增强经济发展动力;三是深化政府体制改革,降低风险积累可能;四是完善政策支持体系,提升风险化解能力。
2018年01期 No.25 14-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7K] - 傅志华;赵福昌;李成威;张鹏;陈龙;闫晓茗;于智媛;
当前我国东部地区经济继续保持稳中向好的趋势,新旧动能转换加快,经济运行和财政收入质量进一步提升,成为我国财政经济平稳运行的"压仓石";但动能转换中的潜在风险亦不容忽视,需要加快改革,形成以财政为核心的"点面结合"新机制,并完善相关体制制度,防范公共风险,推动高质量发展。
2018年01期 No.25 28-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78K]
- 赵福昌;樊轶侠;
<正>2017年12月15日,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中国财政学会和北京大学国家治理研究院联合举办的第二届(2017)"财政与国家治理"学术论坛在京举行。论坛围绕"深化财政体制改革",财政事权划分和财政支出责任划分进行了深入研讨。在"财政与国家治理"论坛上,中国财政学会会长、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理事长楼继伟,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经济研究所所长高培勇,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党委书记兼院长刘尚希,中国财政学会理事、河北省财政厅原厅长、河北省人大财经
2018年01期 No.25 42-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7K] - 刘尚希;
<正>中央地方事权与支出责任划分问题的复杂性涉及到它的综合性,而且很多问题不确定,又跨学科。从不同的学科看到的景像不一样。所以,很难形成一个学术意义上的共识,只能说摸着石头过河,各个学科一起摸,最终逐渐地形成一种现实中可以接受的模式。财政体制包含财权、事权、财力三个基本要素。从理论上或者学术上来看,任何一个国家的财政体制无非三个基本要素的组合和匹配,不同的匹配组合能够形成不同的财政体制。但是在这三
2018年01期 No.25 47-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3K] - 高培勇;
<正>这一节的主题是中央和地方关系的改革,中央和地方关系的改革如何才能到位?我想到了十九大之后频率出现非常高的一对概念,叫"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如果把这个初心比作财政体制改革的设计图,把这个使命当作我们围绕财政体制改革设计图而进行施工的一系列操作和安排,我想当下我们最需要做的,就是回过头来看一看我们当初关于中央和地方之间关系改革的设计图纸是怎么设计的。再回过头来看一看在经过多年之后,围绕这个设计图取得的进展怎样,遇到了什么样
2018年01期 No.25 49-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3K] - 熊文钊;
<正>今天这个论坛有来自不同学科背景的,我是一个宪法学者,现在担任中国宪法研究会常务理事,也是中国财税法学研究会常务理事。作为一个法律学者,我一直从宪法的角度研究中央与地方的关系,分别承担过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中央地方事权关系的法律问题研究"、教育部社科基金重点项目"中央与地方关系法治化"等研究项目,也做过财政部委托的"世界各主要国家事权划分法律制度比较研究"的课题。中央与地方关系问题确实比较复杂,今天在这个场合,拟了
2018年01期 No.25 51-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9K] - 黄恒学;
<正>中央和地方政府间关系问题是个大问题,也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我换个角度,谈一下我对中央和地方间关系问题的认识。中国是个高度集权的国家,分分合合、合合分分,原因很多,权力分离是其中一个最主要的原因。国家有很多方面的权力,而最重要的权力,一个是财权,一个是兵权。如果兵权和财权过度分散,就会削弱中央集权,甚至导致国家分裂。毛主席在《论十大关系》一文中,讲到许多中央集权和
2018年01期 No.25 54-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9K] - 焦小平;
<正>PPP改革涉及到行政改革、财政改革、投融资改革。要把PPP改革带入新阶段,就要贯彻最新财政改革精神。听完前面四位教授的发言很受启发,在加快建立现代财政制度中,如何正确处理政府与市场、政府与社会、中央与地方三个关系,我谈两点认识。第一,要先外后内。我国财政理论与实践经历了国家财政、公共财政和现代财政三个阶段。现代财政理论是真正找到了现代财政的本位,财政是国家现代治理的基础和支柱。财政是以政为核
2018年01期 No.25 56-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2K] - 孙开;
<正>听了前面很多位发言人的发言有很多体会,归结起来说有这么几点。第一点,我感受到现在政府间财政关系,中央与地方财政关系的研究越来越多学科化了,也就是它参与的主体、研究背景越来越多元化。也许大家刚才注意到了,前面一共有5位发言人,楼部长是官员;高所长是学者,是经济学、财政学背景;熊教授是法学背景;黄教授是政治学和公共管理学的背景,如果我没有说错的话;齐厅长虽然退下来了,还是地方官员的背景。政府间财政关系是一个多学科跨学科的范畴。1994年前后,中央与地方财政关系主要研究财
2018年01期 No.25 57-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5K] - 王振宇;
<正>构建事权与支出责任相适应的制度,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可以说研究起来也不容易,而具体到实践执行层面就更难。本人通过完成国家社科基金研究项目,深感其中的难度。《财政研究》2017年12期刊发了本人的一篇文章。文中全面总结了1994年以来分税制国内研究20多年的相关成果,以及分税制的现状、困境及其展望。近几天,在辽宁省人大财经委参加2018年部门预算审查,看到了十分拮据、缺口巨大甚至存在一定潜在风险的辽宁财政,心情十分沉重。正如刚才北京
2018年01期 No.25 58-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2K] - 宋斌;
<正>事权划分改革是一个重大的改革命题,理论界和实践界都很关注。推动这样一项重大改革,需要有大国求稳的心态,尤其是经济发展到这种程度,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出台的政策稳比急躁要好,治大国若烹小鲜。需要处理好三个关系。第一,当前和长远的关系。这项改革有两个重要依据,一个是党的十九大报告,十九大报告描绘了国家未来至少30年的发展蓝图,提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目标,这种情况下,需要研究财
2018年01期 No.25 60-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3K] - 苗庆红;
<正>刚才刘尚希老师提到财政有三个基本要素,一个是财权,一个是事权,还有一个是财力。实际上财力涉及到政府间的财政关系。我这两年的研究计划,是对处于中国经济转型背景下财政制度和财政的三个基本要素的变迁过程分别进行梳理和研究,探究其变迁路径、逻辑并对未来改革作出展望。去年首先研究财政制度,今天带来的是正在写的税收制度变迁。税收这一翼体现的是一个财权,我下一步准备研究体现事权的支出这一翼。为什么把支出这一翼放在后面呢?是因为在调研
2018年01期 No.25 61-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2K] - 赵聚军;
<正>我今天参会的主要任务是代表南开大学朱光磊教授团队来学习交流并汇报我们近年来相关研究的情况。因为我们研究团队的专业构成是以政治学和公共管理专业为主,因此有关事权划分的研究主要是从政府职责体系建设的视角展开的。研究政府职责,肯定绕不开财政问题,绕不开事权
2018年01期 No.25 62-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2K]
- 齐守印;
政府间财政关系暨纵向财政体制是事关国家治理成效的重要制度因素。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我国完善政府间财政关系的原则要求,为深化纵向财政体制改革明确了方向与目标。鉴于全面准确理解和把握这些原则是正确推进我国纵向财政体制改革的认识前提,本文就"权责清晰、财力协调、区域均衡"的财政体制内涵和夯实"权责清晰"这一关键性的基础环节及相关理论问题进行了分析。
2018年01期 No.25 64-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4K] - 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经济所(国家发展改革委经济研究所)课题组;孙学工;安淑新;李世刚;盛雯雯;
本文认为"僵尸企业"和去产能企业债务处置难的原因主要在于企业承担社会责任过多、职工安置缺口大、税收激励不足导致债务处理积极性不高以及国有资产变现困难等原因,并通过借鉴日韩相关经验,有针对性地提出财政支持建议。
2018年01期 No.25 70-73+1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8K] - 解洪涛;祝莉;荣丽芬;王伟域;
"营改增"税制改革在理论上的减税效应具有不确定性,一方面增加抵扣可以降低总税负;另一方面,也可能抵扣效应不足以抵消名义税率的提高。本文采用全国税源调查数据分析了湖北省研发和技术服务业"营改增"的减税效应,发现M行业大类的税负出现了降低,但细分行业M73税负出现了上升。"营改增"对于制造业研发外购具有促进作用,并且改善了具有研发外购行为企业的经营绩效。
2018年01期 No.25 74-8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83K] - 徐海霞;
历次金融危机的爆发已然昭示金融危机的核心问题是银行如何创造流动性,流动性创造对于一国金融稳定来说至关重要,是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的关键环节。而近年来货币政策的目标不仅在于调控宏观经济的物价稳定,而且还通过影响银行流动性创造来维持金融稳定,货币政策是影响银行流动性创造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新时期的金融监管改革越来越关注宏观审慎政策与货币政策相协调的问题。本文从流动性创造及其特征入手,对银行危机中的流动性不足、流动性创造机制、货币政策影响银行流动性创造的传导渠道及对实体经济的影响、货币政策与宏观审慎政策相协调等相关问题的研究文献进行述评。
2018年01期 No.25 87-9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6K] - 齐行抗;
本文以江苏省2016年地方政府债务为样本,研究来自省级政府的财政转移支付对市县级政府债务存量和债券发行的影响。研究发现,财政转移支付的类别和区域因素对债务余额、债券发行既有正向影响,又有负向影响。目前江苏省债务管理采取的是正向激励政策,政府债务存量及发行能较好体现效率与公平问题;同时,在债务管理中也区别对待。受财政转移支付影响,苏中地区具有较大的债务存量,苏南、苏北地区在债务发行方面受到一定限制。该研究有利于认识江苏省政府债务余额及发行特点,对研究财政转移支付对地方政府债务发展变化趋势的影响,制定江苏省政府债务余额管理政策,以及科学合理分配债券发行额度具有重要意义。
2018年01期 No.25 98-10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45K] - 方铸;王敏;付广琦;
自2016年提出"死亡税率"观点以来,我国宏观税负是否过重等问题引起了社会各界的持续关注,并出现了两种截然不同的声音,特别是对宏观税负与企业税负的相关测度问题也进行了较为激烈的争论,本文将以此为逻辑起点,着重梳理三方面的主要内容,并加以总结与分析。首先,对宏观税负和企业税负的基本概念及相关测度进行分析;其次,比较中美宏观税负与企业税负的基本情况,总结归纳宏观税负、企业税负测度中存在的问题与原因;最后,通过之前的举证分析得出结论及其对缓解我国企业税负痛感的政策启示。
2018年01期 No.25 107-1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43K]
- 陈晨;
商业银行是整个金融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商业银行的稳定发展对整个金融业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商业银行的健康稳定离不开政府监管。从历年的工作成效中我们可以看到,在多个政府部门的监管下,我国商业银行的经营管理行为比以往更加合理合规。但是通过历年攀升的银行案件发生率以及访谈结果来看,政府对商业银行的监管并非十分有效,在监管的过程中还存在诸多问题。因此,加强和完善银行业的监管工作迫在眉睫。
2018年01期 No.25 121-127+1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3K] - 刘利;
我国是一个由56个民族组成的大家庭,55个少数民族居住在占国土面积50%-60%的土地上,且集中分布于西北、西南、东北地区,从全国范围来看,这些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相对滞后,人民生活水平仍不富裕,因而国家要想实现经济稳步发展的目标,首先需要解决的就是民族地区脱贫问题。在当前新形势下,我国的脱贫工作已经进入关键阶段,民族地区脱贫随之确立"精准脱贫"的工作核心。为此,需要建立有效的精准脱贫机制,其中应当以环境评估、脱贫对象精准识别、政策制定、数据分析、信息传达、监督、问责、效果绩效等八个方面作为机制建设的重点。
2018年01期 No.25 128-1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4K] - 郑曦;林燕珍;
随着人口老龄化社会的到来,保险制度内人口结构相应发生变化,养老保险收支不平衡风险加剧。另一方面,近年来国家惠民政策不断出台,各地民生刚性支出不断加大,福建省全面落实社会保障配套资金的压力非常大。本文分析研究福建省养老保险制度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对策建议。
2018年01期 No.25 135-1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98K] - 钱金泉;徐玉;
降成本是党中央、国务院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助力实体经济企业健康发展的重要举措。苏州市委、市政府按党中央、国务院的部署,出台了一系列降低实体经济企业成本的工作措施。为进一步掌握苏州市实体经济企业的运行情况,全面评估降成本政策实施效果,2017年7月-9月,苏州市财政局组织人员深入企业进行了实地调研,通过走访座谈和问卷调查等形式,详细了解各项降成本政策在企业的落地情况,收集了企业在税费、融资、用工、用能、物流等方面的成本负担数据,了解企业对政府服务的诉求。为把苏州的降成本工作向纵深推进,本文在总结和分析苏州降成本工作的措施、成效及存在问题的基础上,结合苏州企业发展的实际情况,提出了进一步完善降成本措施的相关对策建议。
2018年01期 No.25 142-1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2K]
-
<正>2017年,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引领下,我国经济运行中的新旧动能转换加速,经济增长呈现良好态势,经济韧性显著增强。以技术创新为导向,以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为核心,以知识、技术、信息、数据等新生产要素为支撑,生产力水平显著提升,体现了新的生产力发展趋势。为全面了解地方财政经济运行的真实状态,观察和发现在新时代背景下地方财政经济存在的问题和潜在风险,为下一步财政经济改革提供"鲜活"的决策支撑,2017年年中,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继续开展"地方财政经济运
2018年01期 No.25 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K] <正>《财政科学》从2017年起重点打造特色栏目——深度调研、专题探讨。栏目将契合财政改革热点与政策焦点,每期推出一至两个专题。专题将从基层实践、政策制定、理论研究等多视点多角度进行深入探讨,激发新理念、开启新角度、发现新方法,为政府决策提供新元素和新思想。欢迎广大专家学者和财经工作者给予我们大力支持,不吝赐稿。
2018年01期 No.25 1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6K] -
<正>专著:[序号]作者.书名[M].版本.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可选).期刊:[序号]作者.文章题名[J].刊名,出版年,卷(期).论文集:[序号]作者.论文题名[C].论文集名.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学位论文:[序号]作者.学位论文题名[D].保存地点:保存单位,年份.报纸:[序号]作者.文章题名[N].报纸名,出版日期(版次).电子文献:[序号]作者.电子文献题名.[发表或更新日期].电子文献的出处或可获得地址.
2018年01期 No.25 1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0K] <正>《财政科学》是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原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的院刊,是一本以"贴近现实,贴近地方,贴近决策"为导向,突出政策理论、政策评估和政策模拟研究;注重前瞻性、政策性、时效性、地方性和易读性的智库型学术期刊。本刊学术类论文设有栏目:研究探索、学科建设等;政策分析与改革调研类文章设有栏目:深度调研、专题研讨、案例分析、地方财政等。财经大视野方面设有栏目:历史
2018年01期 No.25 1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K]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