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零基预算改革

  • 零基预算的思想起源与理论基础

    苟燕楠;张平;

    与传统预算相比,零基预算的核心理念是从零开始评估项目,不依赖过往预算,更强调项目必要性和成本效益,以确保资源合理高效分配。本文深入系统追溯零基预算的思想起源与理论基础,认为零基预算的思想起源于Lewis对传统预算方法的批判与改进需求,其理论基础主要来源于公共预算理论和经济学理论中的边际效用递减、帕累托最优等概念,通过边际分析、成本效益分析及相对价值比较,实现资源最优配置。现代预算管理中,零基预算意义重大,有助于优化资源配置、提升管理效率,但实施面临诸多挑战。例如,需大量翔实信息支持决策,对信息收集分析能力要求高;需协调各方利益,平衡不同部门和群体诉求;需克服政治因素干扰,确保决策基于科学分析而非政治考量。本文进一步对公共预算理论基础提出了再思考,未来需要完善零基预算理论与实践,以更好地适应复杂多变的预算环境与管理需求。

    2025年02期 No.110 5-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27K]
  • 零基预算改革的地方实践、约束条件与改进深化

    王振宇;侯培林;

    深化零基预算改革是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对我国财税体制改革提出的目标要求。近年来,地方层面在推动零基预算改革从概念走向实践过程中积累了重要经验,本文在梳理国内部分地区零基预算改革情况、特点及经验的基础上,全面深入分析零基预算改革面临的诸多约束条件,提出支持地方零基预算改革进一步深化应当深化零基预算理念认识,避免进入改革误区;把握零基预算改革原则,加快财政预算管理标准化进程;拓展零基预算制度空间,实现财政预算相机抉择与动态平衡;加强零基预算政策评估,及时发现解决新情况新问题。

    2025年02期 No.110 19-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94K]
  • 我国深化零基预算改革:难点与对策

    宋国新;沈东明;董雪;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2024年全国财政工作会议将零基预算改革作为一项重要的改革任务。面对财政紧平衡现状,我国不断深化零基预算改革以替代传统的“基数+增长”预算模式,助力解决财政收支矛盾、破解财政支出固化难题、提升财政资金利用效能和提高财政预算透明度,以避免财政资金浪费和集中财力办要紧事、办大事。然而,我国深化零基预算改革的基础较为薄弱,不同程度地面临专业人才短缺、支出项目排序难度大、支出结构固化、编报信息系统建设滞后、编制方法不科学、绩效考核与监督力不足的难题,仍未摆脱基数预算的影响。针对以上问题,本文提出相应政策建议,以期助力构建零基预算管理体系和强化预算绩效管理机制。

    2025年02期 No.110 29-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61K]

地方政府债务管理

  • 为什么要完善政府债务管理制度

    毛捷;任占尚;

    完善政府债务管理制度是实现在发展中化债的保障,也是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取得重大制度成果的体现。首先,本文阐明在新发展阶段下,我国政府债务功能主动求变,以更好支持与促进高质量发展。其次,分析政府债务通过支持基础设施建设、改善民生、促进创新和绿色发展等多路径助力高质量发展的机制,并阐释高质量发展与政府债务可持续之间的关系。再次,从规模、结构与实效三个层面分析我国政府债务管理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并指出其根源在于融资平台债务持续增长、地方政府专项债务用途泛化等。最后,提出了完善政府债务管理制度的政策建议,包括科学管控债务规模、合理优化债务结构,以及持续提升政府债务实效。

    2025年02期 No.110 38-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97K]
  • 从规范管理到协同治理:中国地方政府债务改革和发展十年述评

    刁伟涛;

    2015—2024年,中国地方政府债务改革与发展走过了十年历程,走出了一条“以预算规范债务、以债务促进发展”之路。从改革历程看,是财税体制改革和投融资体制改革协同推进并不断深化的过程;从发展历程看,清晰地形成了财政、金融和投资三个维度下的演进轨迹。综合来看,地方政府债务治理被有机融入财税体制和投融资体制的改革过程,基本形成了财政、金融和投资领域三重机制的支撑性保障。但是专项债务风险防范化解、债券市场配套制度建设、专项债券项目带动有效投资以及多部门协同联动等问题仍须密切关注,地方政府债务的科学规范治理依然任重而道远。

    2025年02期 No.110 54-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91K]

税收制度与政策

  • 税收征管数字化与企业异地投资——基于“金税三期”工程的证据

    崔惠玉;杜淑婷;刘双仪;

    企业异地投资作为资本跨区域流动的重要表现,对打破市场分割、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助推经济高质量发展至关重要。本文基于2009—2021年A股上市公司数据,借助“金税三期”工程实施的契机,构建多期双重差分模型分析税收征管数字化对企业异地投资的影响。研究发现,税收征管数字化显著促进了企业异地投资,并且这一政策效应在投资收益率高的企业、竞争更加激烈的行业以及东部地区的企业中更明显。机制分析显示,税收征管数字化通过提高企业纳税遵从、提高企业风险承担能力以及降低企业委托代理成本的方式来促进企业异地投资。拓展分析表明,税收征管数字化的实施也显著促进了企业跨市投资行为,包括企业在同省异市的投资活动;其数字化升级有效提高了企业劳动投资,进一步促进了就业增长。

    2025年02期 No.110 77-9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18K]
  • 最优税制设计:如何协调初次分配与再分配?

    李文健;李琼琼;翁翕;

    调节初次分配,完善再分配机制,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关键。本文构建内生工资的动态异质性个体一般均衡模型,结合我国宏微观数据,研究在权衡增长与分配后最优的资本与劳动所得税制。研究发现当前税制存在帕累托改进的空间,通过调整劳动所得税与资本所得税的结构以及劳动所得税的结构可以同时促进经济增长和缩小收入差距。具体地,为应对技能偏向型技术进步导致收入差距扩大问题,政府应该对技能偏向的资本征税以缩小工资差距,但考虑到巨大的生产效率损失,以初次分配为目的的资本所得税税率仅为3.2%;对顶部收入人群的最优劳动所得税边际税率为42%,略低于我国实际税率;与现行税制相比,最优税收下劳动所得税占税收的比重更高。通过适当提高劳动所得税的平均税率,并将筹集的财政收入转移给纳税人能够提高整体社会福利。

    2025年02期 No.110 98-1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18K]
  • 减税政策与劳动收入份额:基于增值税改革的研究

    余莎;余曼;李芳慧;

    增值税改革不仅影响经济运行效率,也会改变要素分配,重塑国民收入分配格局。本文以2018年和2019年增值税改革为切入点,从理论和实证两个方面研究了增值税税率下调政策对企业劳动收入份额的影响。基于企业、家庭和政府三部门的一般均衡模型理论分析表明,改革会降低税率下调行业的劳动收入份额。基于此,本文利用2014—2022年中国上市公司数据,采用双重差分模型实证评估了改革的影响。结果显示,2018年和2019年增值税税率下调使企业的劳动收入份额下降约4.9%。机制检验表明,增值税税率下调政策不仅通过促进资本深化间接挤出劳动收入份额,同时也直接压缩了劳动力的薪酬与雇佣人数。异质性分析发现,政策效应在非国有、资本密集型以及高融资约束的企业中更加明显。最后,本文还考察了企业对员工的教育培训支出在缓解上述负面影响中发挥的作用。本文的研究结论为评估增值税改革的收入分配效应以及如何优化要素收入结构、推进共同富裕提供一些新的政策思路。

    2025年02期 No.110 123-1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75K]

国际财经

  • 预算绩效听证的典型国家经验及其借鉴

    莫仕懿;杨帆;

    听证因同时具备证据导向性与公众参与性,成为现代国家预算绩效管理的制度工具之一。我国预算听证制度起步较晚,虽在地方层面进行了多样化探索,但2021年预算绩效听证正式纳入预算审查监督体系后,预算绩效听证真正具备了公众参与预算监督的合法性。比较研究表明,法治化的制度框架、多元化的程序设计以及公民素养培育构成典型国家基本经验。当前我国预算听证实践仍具有显著的非制度化治理特征,客观要求在推进预算绩效听证改革时采取“破立并举”与“取长补短”的策略,通过明确听证的管理属性、构建规范化制度体系、拓展实践场域等举措,推动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公众参与预算绩效管理新模式。

    2025年02期 No.110 141-1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34K]

财政史研究

  • 中国古代财税体制改革及其启示

    段雨澜;

    中国古代财税体制改革内容十分丰富,蕴含着宝贵的思想财富和实践智慧。本文在梳理分析我国历代财税改革思想与实践的基础上,认为我国古代财税体制改革在时间上通常讲求把握改革的窗口期;改革重点内容通常涉及改革观念体系、改变课税主体与征税对象并优化征收方式;在探索改革路径方面则呈现出以问题为改革导向、应用务实工作方法、以系统思维推进改革等特点。本文基于这些宝贵经验的启示性意义,就深入推进财税体制改革提出若干政策建议。

    2025年02期 No.110 153-1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29K]

  • 导读与推荐

    <正>深化零基预算改革是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的重大部署,是深化财税体制改革的重要目标任务。零基预算打破预算基数和支出固化格局,对优化资源配置、提高财政资金配置效率有重要意义。为落实改革要求,本期开设“深化零基预算改革”专栏,刊发相关研究成果,从理论基础、实践经验、难点及对策等维度深入探讨,为进一步推动深化零基预算改革走深走实提供参考。

    2025年02期 No.110 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66K]
  • 2025年《财政科学》重点选题指引

    <正>财政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重要精神以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全国财政工作会议的重要部署,更好地服务财政中心工作,推动中国自主财政知识体系建构,助力财政改革实践,《财政科学》特发布2025年选题指引,供作者参考。本刊鼓励多样化的研究范式,包括基础理论研究、高质量调研报告、典型案例分析、比较研究及综述分析等,欢迎踊跃投稿。

    2025年02期 No.110 1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73K]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