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崔惠玉;杜淑婷;刘双仪;
企业异地投资作为资本跨区域流动的重要表现,对打破市场分割、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助推经济高质量发展至关重要。本文基于2009—2021年A股上市公司数据,借助“金税三期”工程实施的契机,构建多期双重差分模型分析税收征管数字化对企业异地投资的影响。研究发现,税收征管数字化显著促进了企业异地投资,并且这一政策效应在投资收益率高的企业、竞争更加激烈的行业以及东部地区的企业中更明显。机制分析显示,税收征管数字化通过提高企业纳税遵从、提高企业风险承担能力以及降低企业委托代理成本的方式来促进企业异地投资。拓展分析表明,税收征管数字化的实施也显著促进了企业跨市投资行为,包括企业在同省异市的投资活动;其数字化升级有效提高了企业劳动投资,进一步促进了就业增长。
2025年02期 No.110 77-9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18K] - 李文健;李琼琼;翁翕;
调节初次分配,完善再分配机制,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关键。本文构建内生工资的动态异质性个体一般均衡模型,结合我国宏微观数据,研究在权衡增长与分配后最优的资本与劳动所得税制。研究发现当前税制存在帕累托改进的空间,通过调整劳动所得税与资本所得税的结构以及劳动所得税的结构可以同时促进经济增长和缩小收入差距。具体地,为应对技能偏向型技术进步导致收入差距扩大问题,政府应该对技能偏向的资本征税以缩小工资差距,但考虑到巨大的生产效率损失,以初次分配为目的的资本所得税税率仅为3.2%;对顶部收入人群的最优劳动所得税边际税率为42%,略低于我国实际税率;与现行税制相比,最优税收下劳动所得税占税收的比重更高。通过适当提高劳动所得税的平均税率,并将筹集的财政收入转移给纳税人能够提高整体社会福利。
2025年02期 No.110 98-1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18K] - 余莎;余曼;李芳慧;
增值税改革不仅影响经济运行效率,也会改变要素分配,重塑国民收入分配格局。本文以2018年和2019年增值税改革为切入点,从理论和实证两个方面研究了增值税税率下调政策对企业劳动收入份额的影响。基于企业、家庭和政府三部门的一般均衡模型理论分析表明,改革会降低税率下调行业的劳动收入份额。基于此,本文利用2014—2022年中国上市公司数据,采用双重差分模型实证评估了改革的影响。结果显示,2018年和2019年增值税税率下调使企业的劳动收入份额下降约4.9%。机制检验表明,增值税税率下调政策不仅通过促进资本深化间接挤出劳动收入份额,同时也直接压缩了劳动力的薪酬与雇佣人数。异质性分析发现,政策效应在非国有、资本密集型以及高融资约束的企业中更加明显。最后,本文还考察了企业对员工的教育培训支出在缓解上述负面影响中发挥的作用。本文的研究结论为评估增值税改革的收入分配效应以及如何优化要素收入结构、推进共同富裕提供一些新的政策思路。
2025年02期 No.110 123-1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75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