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地方财政经济运行”调研

  • 分化趋势与风险双升背景下的政策协调——当前地方财政经济运行情况调研报告

    刘尚希;傅志华;李成威;程瑜;

    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组织的"地方财政经济运行"大型调研及其成果分析显示,改革和创新正在为地方财政经济运行注入动力,但也显现出"地区分化"、"行业分化"、"层级分化"和"投资分化"现象;同时,地方的改革积极性未充分调动起来,地方政府债务规模表面上已控制住,但风险增压因素依然存在,养老保险等社会领域风险越来越直接地向财政转移,宏观政策实施中的掣肘现象突出。风险(财政风险和公共风险)双升成为当前地方财政经济运行的突出特征与问题。本文认为在此背景下,宏观政策制定应关注各地差异化形成的影响因素和风险后果,并强调加强宏观政策的协调性。

    2017年01期 No.13 5-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42K]
  • 强化东部“领头羊”作用还需拓展地方创新空间——东部地区财政经济运行状况调研报告

    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地方财政经济运行"课题组赴东部地区调研组;傅志华;赵福昌;李成威;张鹏;陈龙;闫晓茗;

    在理念超前和创新驱动的支撑下,东部地区经济稳中向好,运行质量有所提升,呈现诸多积极变化,但东部地区增长的基础仍不牢固,未来经济增长面临的压力依然较大,一些矛盾和问题制约了东部创新发展,特别是宏观政策的目标冲突、实施不协调以及政策"一刀切",成为制约东部发展的重要因素。为此,应统筹协调宏观政策,分类施策,完善体制机制,进一步调动东部发达地区的积极性,促其更加健康、持续发展。

    2017年01期 No.13 15-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73K]
  • 关于中部地区财政经济运行的调研报告——基于湖南、江西的调研

    刘尚希;程瑜;施文泼;樊轶侠;武靖州;

    为真实掌握地方财政经济全貌并为下一步改革提供有价值的决策咨询,2016年10月,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地方财政经济运行"课题组赴中部地区调研组,赴湖南、江西二省四县市进行实地深入调研。从调研的情况看,当前中部地区经济下行压力依然较大,财政收支矛盾突出;专项转移支付整合阻力很大,基层财政法定支出和配套支出压力依然存在;财政风险隐患增多,有转化为公共风险的趋势,防控难度加大;改革政策文件密集、实施节奏快,有的与地方实际脱节,导致执行困难或执行后难以达到预期效果。为此,我们建议:贯彻落实中央要求,进一步减税降费,激发微观活力;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建立法治化的财政体制;控制和化解地方债务风险,规范发展PPP,避免财政风险蔓延;做好改革的统筹规划,调动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2017年01期 No.13 30-37+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0K]
  • 谨防结构性风险 力谋全局性发展——西部地区财政经济运行调研引发的思考

    白景明;于长革;梁强;张绘;

    西部地区财政经济运行调研情况表明,省级财政经济运行良好,市级和县级财政经济运行总体较好,但呈现严重的结构性失衡。财政收入面临税收下滑严重、新兴产业税收贡献不足、结构性减税加剧中小城市和县级财政困难、现行转移支付体系有待完善等挑战,财政支出存在部分地方财政支出进度偏慢、专项转移支付项目支出进度不均衡、财政资金使用效率有待提高、地方政府偿债能力弱化和"隐形债"凸显、财政支出刚性不减等问题,经济发展结构性问题突出,包括人力资源流失严重、省会及周边人口集聚和产业发展与其他地区经济疲弱并存、省会及周边房地产升温与市县等区域房地产库存积压并存、国有大企业融资和中小企业融资以及政府投资和民间投资之间存在结构性失衡等。为此,应从社会经济发展全局着眼,进一步加大结构性改革力度,努力实现西部地区的突破式跨越发展。一是西部地区转移支付政策的调整优化需要有整体战略观;二是创新财政投入方式,提高财政支出使用效率;三是加强财政风险防控意识,严控地方债务风险增加。

    2017年01期 No.13 38-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03K]
  • 东北地区地方财政运行分析与对策

    王朝才;赵全厚;张立承;梁季;许文;孙维;寇明风;陈姝;

    在本轮经济下行过程中,东北地区比其他区域在经济增长与财政运行方面都面临更大的压力。本报告立足2016年的实地调研资料,围绕地方财政收入、地方财政支出、国有企业改革、地方政府债务与投融资四个方面着重分析了制约东北地区社会经济发展与地方财政平稳运行的现实困境和体制机制影响因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推动东北地区社会经济发展潜力与增强地方财政平稳运行能力的政策建议。

    2017年01期 No.13 55-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4K]

专题研讨:宏观经济与财政政策

  • 2017年中国财政政策选择与财税改革展望

    杨志勇;

    2017年,面对更加复杂和扑朔迷离的国内外经济环境,中国财政政策选择的大方向比较明确,那就是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如何让持续多年的积极财政政策更加有效,将是一个难题。全面深化改革已经进入深水区,财税改革在原有的基础之上还要进一步加快。考虑到后续的每一步改革都会面临前所未有的困难,财税改革战略选择仍然至关重要。文章讨论2017年有望取得进展的财税改革,并对个人所得税制改革、政府间财政关系改革等的困难作了剖析。

    2017年01期 No.13 72-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3K]
  • 2016年宏观经济形势与财政宏观调控——“三升、三降、三平衡”下的积极财政政策运行

    张鹏;

    2016年经济筑底企稳的特征明显,产业转型初见成效,但复苏进程依然缓慢。从经济运行的结构角度来看,我国实现了经济的"三升、三降和三平衡",并通过积极财政政策在减税、赤字、增支、协同四个方面的整体突破和系统发力,为中国经济的转型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

    2017年01期 No.13 79-8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9K]
  • 中国经济周期与财政政策调控的阶段性

    肖炎舜;

    经济周期与财政政策调控之间有着非常深刻的内在逻辑关系。本文基于经济实际增长率的"谷-谷"划分法,将改革开放以来的经济周期分为6个,我国实施了七轮宏观调控,其中五轮治理经济过热或偏快,两轮防止经济衰退。从中国财政政策历次调控经济周期的政策实践来看,中国财政政策取向的转变与经济周期的波峰或波谷高度一致,反周期中也积累了一些经验和教训,这些都可以为今后更好地发挥财政政策的逆周期调节作用提供借鉴。

    2017年01期 No.13 87-10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9K]
  • 政府债务、财政赤字及其宏观经济效应——基于债务软约束视角分析

    缪小林;向莉;张蓉;

    本文基于债务行为主体和债务约束主体的博弈关系,从理论上揭示政府债务软约束机制及其福利效应。在此基础上,采用中国1986-2013年的宏观数据检验政府债务软约束及其财政赤字的宏观经济效应。实证结果显示:(1)除国家外债外,政府债务与财政赤字间关系呈现长期发散,政府债务外生于财政赤字,并对财政赤字产生倒逼作用,具体路径为加速财政支出扩张和抑制财政增收,中国政府债务软约束得到证实。(2)从经济增长效应看,财政赤字不具有长期经济增长效应,唯有的短期经济增长效应还受到政府债务的抑制。(3)从劳动就业效应看,长期中政府债务加剧财政赤字的失业代价,短期中财政赤字虽然能促进劳动就业,但外生性的政府债务对其产生抑制作用。(4)就通货膨胀效应看,长期中政府债务加剧财政赤字对通胀的抑制,短期中政府债务抑制财政赤字对通胀的促进作用,但误差修正项的不显著表明政府债务、财政赤字与通货膨胀的关系难以从短期向长期收敛。

    2017年01期 No.13 101-1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29K]

研究探索

  • 国家治理现代化目标下的公共预算制度优化研究

    朱殿骅;伍学进;

    公共预算是以满足社会公共需要为主旨的政府预算,法定性、完整性、公共性、透明性和绩效性是公共预算的基本特征。公共财政是国家治理的重要构成部分,而公共预算又是公共财政的基础。公共预算通过预算导向机制、预算审批机制、预算公开机制、预算问责机制和预算容错机制等一系列机制形成公共财政的国家治理能力。对于构建国家治理现代化目标下的公共预算制度,本文提出了三条优化路径:一是提升财政法治化水平,优化公共预算环境;二是建立核心预算机构,优化预算权力配置;三是健全和完善公共预算机制。

    2017年01期 No.13 118-1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3K]
  • 财政政策如何影响产业结构升级——基于广东省21个地市级的动态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

    白积洋;

    本文利用广东省21个地级市2000-2015年的面板数据构建动态面板GMM模型和面板门槛模型对财政政策支持产业转型升级的影响效应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财政收入、财政支出对广东的产业结构升级具有非线性影响效应,并且基本上是起着促进作用的。在不同的财政收入和财政支出水平上,财政收入和财政支出对产业结构升级的促进作用不同,具体表现为先上升后下降的倒"U"型发展;而且从经济发展水平和产业层次划分的不同区域来看,财政收入和财政支出对产业结构升级的促进作用程度也不同。因此,必须注重财政支出结构的优化以及税收制度的合理设计,发挥财政政策对产业结构升级的促进作用。

    2017年01期 No.13 125-1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2K]
  • 中国货币政策操作方式实证研究——基于开放经济条件下的泰勒规则

    吴远远;

    在对含有利率平滑、前瞻性和顾后性因素泰勒规则的研究基础上,本文引入货币供应量增长率和美国实际经济增长率,构建开放经济条件下货币政策反应函数,即扩展的泰勒规则。对中国货币政策操作方式实证研究结果显示,扩展的泰勒规则能够很好地解释中国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走势,且该利率对通货膨胀缺口的反应系数高于对产出缺口的反应系数,该利率对货币供应量增长率和美国经济的增长率也存在一定相关关系。最后,文章对中国利率市场化、加强政策前瞻性、注重政策沟通、锚定公众预期等方面提出了政策建议。

    2017年01期 No.13 142-1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7K]

地方财政

  • 警惕PPP项目实施“形式化”——打造“形似且神似”的标杆项目

    陆桂营;陈琴琴;

    自2014年财政部推广PPP模式以来,政策制度不断完善,PPP项目落地数量持续增加。但是,由于我国运用PPP模式的时间不长,理论掌握与实践能力还存在一定差距,特别是具体项目实施、监管能力不足,因此容易造成表面上"照章办事",实际上却隐藏着较大风险。本文在总结当前我国PPP项目实施现状的基础上,分析项目操作程序上的主要风险点,进而提出合理建议,以期推动项目真正规范实施。

    2017年01期 No.13 153-157+1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1K]

新知大讲堂

  • 可持续投资议程下的财政支柱——以“一带一路”为中心

    Syed Ehtisham Ahmad;

    <正>2016年6月3日下午,伦敦政治经济学院、伯恩大学高级研究员Syed Ehtisham Ahmad教授,做客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新知大讲堂,做了题为"可持续投资议程下的财政支柱——以一带一路为中心"的学术报告。报告会由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研究生部主任傅志华主持。Ahmad教授回溯了中国可持续发展和结构性改革的历史,总结了中国财税体制改革的成功经验。他系统分析并肯定了中国财税体制改革的重要经验,特别是通过建立增值税收入分享和税收

    2017年01期 No.13 158-1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3K]

  • 新年寄语

    <正>时光飞逝,春去春又来。创刊一年的《财政科学》已经在转型升级中提升了质量,在形式的规范性、内容的可读性等各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并通过与知网、超星等大型机构合作全面扩大《财政科学》的可得性与影响力,刊物知名度及下载率、引用率呈现上升趋势;同时,在与基层实践领域和学术研究领域的积极交流与合作过程中,得到了地方财政部门、学术研究机构、

    2017年01期 No.13 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K]
  • 本刊参考文献格式

    <正>专著:[序号]作者.书名[M].版本.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可选).期刊:[序号]作者.文章题名[J].刊名,出版年,卷(期).论文集:[序号]作者.论文题名[C].论文集名.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学位论文:[序号]作者.学位论文题名[D].保存地点:保存单位,年份.报纸:[序号]作者.文章题名[N].报纸名,出版日期(版次).电子文献:[序号]作者.电子文献题名.[发表或更新日期].电子文献的出处或可获得地址.

    2017年01期 No.13 1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K]
  • 关于评选2016年度《财政科学》“青年学者优秀论文奖”的通知

    <正>根据《财政科学》"青年学者优秀论文奖"征文启事之规定,现将2016年度"青年学者优秀论文奖"评选事宜通知如下:一、根据《财政科学》"青年学者优秀论文奖"征文启事设立评选委员会,评委由相关知名学者、专家组成。二、正式发表在《财政科学》2016年第1期至2016年第12期上的论文,且第一作者于发表日期未满45周岁。三、优秀论文的评选将采取作者自己申报与专家推荐申报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奖项分设一

    2017年01期 No.13 1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K]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