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特稿

  • 以国家分配论为指导,深化审计理论研究——纪念邓子基教授诞辰100周年

    董大胜;

    邓子基教授是国家分配论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国家分配论不仅在财政理论中占有重要地位,对于深化审计理论研究也有重要指导意义。研究国家审计的产生、本质,应与财政的产生、发展紧密联系起来,以国家分配论为指导,从决策、执行、监督相分离的国家治理结构入手。国家审计产生于对财政分配的独立监督,是决策、执行、监督职责相分离的国家治理结构以及由财政监督发展到经济监督职责的独立化的结果。

    2023年04期 No.88 5-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65K]

公共风险理论

  • 风险财政观之行为分析——基于不确定性世界观的思考

    李华;

    不确定性是世界的本质。风险社会中国家治理的本质是公共风险治理,财政就是要基于集体行为,通过风险分配和风险理性提升,实现公共风险最小化。但是,基于经济理性的传统财政学大多以确定性思维为逻辑基础;传统行为财政学虽然引入“不确定性”世界观,提出“经济人”理性或绝对理性的局限性,但其仍然以利益而非风险为导向。而风险理性视角下的风险财政学脱离理性人的传统假设,基于集体行为主义逻辑,坚持行为主义风险治理模式。基于公共风险防范和化解的目标本文对财政运行的各环节进行再认识:资源筹集是风险治理的物质保障,财政支出承担风险的“兜底”责任,财政平衡发挥风险平衡器功能,财政体制从纵向上协调风险化解。

    2023年04期 No.88 11-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81K]
  • 财政政策如何权衡公共风险与财政风险——基于2020年以来我国财政政策实践的考察

    武靖州;

    近年来,我国经济运行中的不确定性显著增加。面对多种风险和多元目标,财政政策制定中的风险权衡意蕴更加明显。本文从公共风险的视角对财政政策进行了审视,认为财政政策制定的基本原理在于权衡公共风险与财政风险。宏观财政政策的制定主要是对公共风险与财政风险的权衡,赤字率是这种风险权衡的重要体现;财政收支政策主要是对国家治理中各类公共风险的综合权衡,政策重点一般是国家发展面临的重大战略性公共风险。基于这种新认识,本文对我国财政政策实践进行了梳理与考察,认为我国的财政政策正在从“需求管理”向“风险权衡”逻辑转变,特别是2020年以来,财政政策权衡风险的特征更加明显。当前,我国国家治理中的公共风险越来越具有系统性、综合化的特征,权衡风险的财政政策更加关注工具组合的优化以及与其他宏观政策的协同,以组合优化和政策协同推动公共风险水平持续收敛。

    2023年04期 No.88 23-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06K]

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企业成本和地方财政经济运行”专题调研

  • 2022年新的组合式税费支持政策:成效与优化

    中国财科院“企业成本”调研“税费政策”专题组;邢丽 ;梁季 ;施文泼 ;刘昶 ;郝晓婧 ;易梦洁;

    2023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完善税费优惠政策,对现行减税降费、退税缓税等措施,该延续的延续,该优化的优化。”基于中国财政科学院在全国范围内回收的13000多份企业问卷及大量座谈调研发现,2022年组合式税费支持政策力度大、实施快、效果强,有效稳定了市场主体及宏观经济。但与此同时,税费支持政策在稳预期、促创新、可持续等目标实现以及制度本身完备性上还有待进一步完善。对此,建议提高税收制度和税费支持政策确定性,进一步完善增值税留抵退税政策、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及有利于激发人才创新活力的个人所得税政策,放宽企业亏损结转政策限制,同时以财政支出制度改革为重点,统筹减税降费与财政可持续发展。

    2023年04期 No.88 33-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64K]
  • “三重压力”冲击下中小微电商企业生存状况及成本压力调查——2022年“企业成本”专题调研报告

    中国财科院“企业成本”调研“中小微企业成本”专题组;徐玉德 ;谭静;

    本报告以中小微电商企业为调研对象,全面分析了2022年,尤其是三季度以来中小微企业生存面临的多重风险、经营困境和成本压力,以及助企纾困政策的思路转变及企业感知。着眼高质量发展目标,基于对企业成本问题的再认识,从政策端、平台端、企业端合力共治,助力中小微电商企业恢复发展视角提出对策建议。

    2023年04期 No.88 50-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03K]
  • 外部环境不确定性对企业成本的影响——基于支持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视角

    中国财科院“企业成本”调研“外部环境不确定性影响”专题组;傅志华 ;陈少强;

    实体经济的高质量发展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目标紧密相关。2022年10—11月,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专题调研组以广西、湖南、江苏、山东等4个省份和省内城市、地区为样本,开展了大规模的访谈和线上问卷调查。通过调研发现,在内外部不利因素的交织叠加影响下,企业生产经营面临更大的风险和不确定性,综合成本大幅上升。本文运用风险成本分析框架,科学评估了各类外部环境不确定性因素对制造业企业成本的影响,并针对企业高质量发展面临的突出问题提出了政策建议。

    2023年04期 No.88 68-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83K]
  • 超预期因素冲击下的企业人工成本变动趋势研究

    中国财科院“企业成本”调研“人工成本”专题组;傅志华 ;朱小玉;

    作为企业的关键生产要素,人力资源既是企业成本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推动企业发展的核心动力。2022年,各种超预期因素叠加冲击,企业人工成本呈现新的变化趋势。一是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加速重构的背景下,中国制造业面临产业升级受阻和产业链外移的双重压力;二是青年结构性失业矛盾突出,“缓就业”“慢就业”“不就业”等现象更加凸显;三是企业社会保险缴费面临合规与纾困的两难困境;四是平台经济发展放缓,吸纳就业能力有所衰减且企业用工策略发生变化。基于此,需要促进人口红利向人才红利转化,将教育、科技、人才战略进行系统整合以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以青年就业为抓手促进就业政策提质增效,在稳预期的背景下把握好社保缴费系统性合规的节奏和力度,在大力发展数字经济的同时构建与之适配的劳动和保障制度。

    2023年04期 No.88 81-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20K]

税收制度与政策

  • 税收征管数字化升级与企业税负粘性

    陶东杰;陈政弘;

    税收征管数字化升级不仅提高了税收机关管制企业逃税的能力,并且通过降低信息不对称程度压缩了税收机关的自由裁量空间,提高了税收征管的规范性,有利于优化税收营商环境。本文首先构建理论模型分析税收征管数字化升级通过提升征管规范化水平从而降低企业税负粘性这一作用机制,然后基于“金税三期工程”上线的准自然实验和多期双重差分法,利用2008—2016年我国上市公司数据,考察了税收征管数字化升级对企业税负粘性的影响。研究发现,“金税三期工程”的上线显著降低了企业总体税负的粘性,这一效应在财政压力较大和市场化水平较低的地区表现更加明显。本文研究结论认为,税收征管数字化升级为多维税收能力的提升和税收营商环境优化提供了理论支撑。

    2023年04期 No.88 89-10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26K]
  • 税收政策助推乡村振兴:逻辑关联、现实局限与优化路径

    乌兰;刘银喜;陈丽丽;

    党的二十大报告对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作出了新的战略部署。乡村振兴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总抓手。税收政策作为国家宏观调控的重要工具手段,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中发挥不可替代作用,能够为农业高质高效、农村和美宜居、农民富裕富足提供有力支撑、有益保障和有效途径,由此形成税收政策与乡村振兴的逻辑关联。现行税收政策在助推乡村振兴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依然存在短板和局限,未来需充分发挥税收的资源配置、引导和激励调节作用,为“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战略目标的实现贡献税收力量。

    2023年04期 No.88 106-1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22K]

研究探索

  • 国有资产立法的国际比较研究

    谭静;范亚辰;张晓梅;赵晨;

    受各国政治经济制度及法律文化的影响,不同法系国家国有资产的概念、范围、分类以及法律体系和监管体制各具特色。总体上看,各国都注重立法先行,在法律制度协调性基础上兼顾差异性监管需求,注重多元主体共治并构建多层次监管体系。我国需要立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国有资产监管改革实践,着眼国有资产治理格局构建,借鉴各国立法经验,统筹谋划和稳步推进《国有资产法》立法工作,以整体性、系统性、协同性思维健全国有资产法律法规体系。

    2023年04期 No.88 116-1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08K]
  • 财政压力会影响农村家庭多维相对贫困吗?——基于CFPS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

    伍海泉;陈荣赓;李天峰;

    本文将财政压力、财政支出结构与农村家庭多维相对贫困纳入同一分析框架,以2010年教育支出改革为准自然实验,基于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2010—2018年的数据,运用AF法对家庭多维相对贫困进行测度,采用双重差分(DID)实证检验了因教育支出改革而形成的财政压力对农村家庭多维相对贫困的影响。结果表明,地方政府财政压力加剧了农村家庭多维相对贫困。从财政支出结构来看,农村民生性支出在两者关系中起中介作用,农村生产性支出未起到遮掩作用。从异质性来看,财政压力对财政能力较弱地区影响更加明显;财政压力对农村多维相对贫困的影响随着贫困程度的加深而逐渐扩大,在k取值大于0.33时影响减弱。本文对于地方政府在财政压力下的农村贫困治理与乡村振兴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2023年04期 No.88 124-1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66K]
  • 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税收支持政策:国际经验与发展前瞻

    行伟波;张康;

    新能源汽车产业是中国当前重要的产业之一,如何制定符合经济规律和社会发展的税收支持政策,对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和长期经济增长具有重要意义。美国、英国和欧盟等主要经济体较早提出建设新能源汽车产业,并陆续制定一系列支持新能源汽车发展的税收政策。本研究总结了2010—2022年美国、英国和欧盟主要工业国颁布的新能源汽车税收政策,发现各国有不同的税收政策重点和差异化的税收体系。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应基于现有的国际经验,建立多样化的税收优惠方式,提高财政资金利用效率与投入力度,有效结合税收激励与约束机制,突破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瓶颈。

    2023年04期 No.88 140-1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74K]
  • 关于项目支出标准建设的思考与建议——以考试项目支出标准建设为例

    张晓杰;徐涛;

    推进支出标准体系建设是进一步深化部门预算改革的重要方向。而目前看,支出标准建设总体滞后,尤其是项目支出标准建设比较缓慢,这与项目多且分散,行业性、部门性、地区性强,操作模式差异大等特点密不可分。本文结合考试项目支出标准建设过程中的思考,归纳了制定项目支出标准“明思路、定原则、划范围、定标准”的四步骤工作法,在此基础上提出“实行财政预算标准和部门(单位)支出标准相结合的双层标准结构”的建议,并分别针对财政部、主管部门、项目单位提出改进和优化项目支出标准建设的建议,从而更好地推动该项工作进程,也有利于预算管理一体化工作的推进效果。本文通过一个有代表性的考试项目案例研究,分析推动项目支出标准建设的工作方法,可供决策研究和实务借鉴。

    2023年04期 No.88 154-1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07K]

  • 导读与推荐

    <正>本刊特稿《以国家分配论为指导,深化审计理论研究——纪念邓子基教授诞辰100周年》(董大胜)提出,国家分配论不仅在财政理论中占有重要地位,对于深化审计理论研究也有重要指导意义。研究国家审计的产生、本质,应与财政的产生、发展紧密联系起来,以国家分配论为指导,从决策、执行、监督相分离的国家治理结构入手。国家审计产生于对财政分配的独立监督,是决策、执行、监督职责相分离的国家治理结构以及由财政监督发展到经济监督职责的独立化的结果。

    2023年04期 No.88 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7K]
  • 《财政科学》(增刊)面向全国财政系统的征文启事

    <正>为推动全国财政系统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做好新时代财政主题宣传工作,促进全国财政系统干部职工围绕财政中心工作及重点改革任务开展学习和调研活动,助力财政工作再上新台阶,《财政科学》特策划推出一期以“地方财政治理现代化”为主题的增刊,现面向全国财政系统征集稿件。

    2023年04期 No.88 1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62K]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