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纵向财政体制改革 理顺政府间财政关系Thinking on Deepening Chinese Vertical Fiscal System Reform and Clarifying the Intergovernmental Fiscal Relations
齐守印;
摘要(Abstract):
政府间财政关系暨纵向财政体制是事关国家治理成效的重要制度因素。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我国完善政府间财政关系的原则要求,为深化纵向财政体制改革明确了方向与目标。鉴于全面准确理解和把握这些原则是正确推进我国纵向财政体制改革的认识前提,本文就"权责清晰、财力协调、区域均衡"的财政体制内涵和夯实"权责清晰"这一关键性的基础环节及相关理论问题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KeyWords): 政府;财政关系;改革;原则
基金项目(Foundation):
作者(Authors): 齐守印;
DOI: 10.19477/j.cnki.10-1368/f.2018.01.013
参考文献(References):
- [1]刘尚希,马洪范,刘微,梁季,柳文.明晰支出责任:完善财政体制的一个切入点[J].经济研究参考,2012(40):3-11.
- [2]齐守印.中国公共经济体制改革与公共经济学论纲[M].人民出版社,2002.
- [3]齐守印.构建现代公共财政体系:基本架构、主要任务与实现途径[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12.
- *此文由作者在第二届“财政与国家治理”论坛发言稿基础上修改而成。
- (1)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人民出版社2017年版第34页。
- (1)见齐守印著《中国公共经济体制改革与公共经济学论纲》,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23-24、48-49、52-55、123 -147、172-192页。
- (2)齐守印等著《构建现代公共财政体系——基本架构、主要任务与实现途径》,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12年版第14-150页。
- (1)《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将政府间纵向财政体制改革目标表述为“建立事权与支出责任相适应的制度”,见人民出版社2013年版单行本第21页。其中的“事权”就是一般性事权,其缺陷是将公共事务责任与权限简化为流行的“事权”而舍弃了意义上更为重要、性质上更为根本的公共事务责任。
- (2)这是因为,不仅公共物品提供责任,而且提供公共物品的决策权也可以产生支出责任,即所谓谁请客谁出钱,这种机制有利于抑制提供公共物品决策的随意性。当然,提供公共物品所需财政支出只是在直接意义上由担负公共物品提供责任、做出公共物品提供决策的那一级政府承担,而在最终意义上,作为公共物品成本的财政资金乃是由公共经济的终极主体即人民大众负担的,各级政府都只是代理人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