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贸易战对中美经济和全球政经格局的影响及对策The U.S.-China Trade War's Impacts on Bilateral and Global Economy and Politics and China's Countermeasures
胡振虎;于晓;
摘要(Abstract):
美国发动的中美关税贸易战来势汹汹,已造成剧烈冲击,特别是对中国资本市场、出口负面影响尤甚。仅从经济学视角看,若中美关税贸易战不升级为全面的经济战,虽然短期内将对中美经济和世界经济产生较大冲击,但中长期不会从根本上动摇世界政经格局。本文分析了中美贸易战对中美经济及全球政经格局的影响,并指出应避免中美关税贸易战演变成全面冲突,保持定力继续深化改革开放,加强舆论宣传并打赢"舆论战"。
关键词(KeyWords): 中美贸易战;中美关系;中国经济;美国经济;全球政经格局
基金项目(Foundation):
作者(Authors): 胡振虎;于晓;
DOI: 10.19477/j.cnki.10-1368/f.2018.08.018
参考文献(References):
- [1]张宇燕,牛贺.特朗普的成功及其限度:兼论中美经贸关系[J].国际经济评论,2017(2).
- [2]朱民.特朗普的冲击:经济政策及全球影响[J].债券,2017(4).
- [3]达巍.美国对华战略逻辑的演进与“特朗普冲击”[J].世界经济与政治,2017(5).
- [4]姚洋.中美经贸和战略关系转变持续扩大外资开放领域[J].中国外资,2018(4).
- [5]王辉耀.谋求中美经贸关系稳定大局[J].WTO经济导刊,2018(4).
- [6]郭可为.中美贸易战:动机分析与情景推演[J].国际经济合作,2018(5).
- (1)沈建光:《论中美贸易战的八大误区》,《国际金融》,2018年第5期。
- (2)管涛:《中美贸易争端对中国国际收支的影响》,《中国外汇》,2018年第7期。
- (3)胡振虎:《人民币国际化要走渐进道路》,《环球》,2012年第22期。
- (4)孙杰:《中美贸易争端不会影响中国的开放国策》,《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年第3期。
- (5)周黎安:《中国地方官员的晋升锦标赛模式研究》,《经济研究》,2007年第7期。
- (1)李晓:《中美贸易失衡与特朗普发动贸易战的目的》,《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年第3期。
- (2)王浩:《特朗普政府对华战略调整的双重逻辑及其互动》,《世界经济与政治》,2018年第3期。
- (3)卢锋、李双双:《美国对华经贸政策转变与两国贸易战风险上升》,《国际经济评论》,2018年第3期。
- (4)胡振虎、贾英姿、于晓:《警惕美通过外资安全审查打击中企投资》,《人民日报内参》,2018年7月13日第787期。
- (5)胡振虎、于晓:《特朗普政府加大中企赴美投资审查力度:原因、趋势与对策》,《财政科学》,2018年第4期。
- (1)王辉耀:《美限制外来投资政策自相矛盾》,《经济日报》,2018年7月10日。
- (2)朱民、缪延亮:《从多边和双边的视角看中美贸易》,《国际经济评论》,2018年第4期。
- (1)张燕生:《国际贸易失序风险显著上升》,《环球时报》,2018年8月2日。
- (2)胡振虎:《“无序”与“有序”:世界经济的不确定性与确定性》,《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17年第8期。
- (1)綦大鹏:《美国的对华战略会“拐弯”吗》,《世界知识》,2018年第3期。
- (2)沈建光:《论中美贸易战的八大误区》,《国际金融》,2018年第5期。
- (3)薛威、张明:《从美国贸易保护的历史看中美贸易争端》,《中国外汇》,2018年第7期。
- (4)1905-1906年,中国曾爆发“抵制美货”运动。这是近代中国第一次大规模城市民众运动,这场对美货进行全民抵制的运动由美国“排华法案”引发。最终,这场运动导致中国一部分知识分子认识到改革无望,从而转向推翻清政府统治、建立独立自主新中国的革命运动。2012年9月,中国曾因“钓鱼岛事件”而引发“抵制日货”运动,最终归于平息。周泳宏、谭海泉在2017年第3期《经济学报》发表《“抵制日货”有效吗?---来自汽车销售市场的证据》一文指出,日本品牌汽车销售短期确实受到抵制影响,但在抵制行为中存在一定的“观望效应”。
- (1)张宇燕:《扩大进口是我国坚持的既定方向》,《经济日报》2018年5月21日。
- (2)顾学明:《扩大进口是遵循经济发展规律的主动选择》,《经济日报》,2018年5月18日。
- (3)姚洋:《金融开放不是“城下之盟”》,《环球时报》,2018年7月16日。
- (4)朱民:《中国金融市场再开放国内市场国际化》,《企业家日报》,2018年5月28日。